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玩转“竹文化”
2019-12-13 15:48:30   来源:信息时报   评论:0 点击:


周末郊游何处去?趁着暖冬,与家人一同前往南沙水鸟世界,在欣赏水鸟的同时体验创意无限的“竹”艺术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8日,第二届广州南沙-东南亚竹文化艺术节暨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决赛在南沙水鸟世界进行。进入决赛的16支国内外高校队伍将自己的建筑设计创意与水鸟世界的环境相结合,以竹子原材料,建造出“千竹鹤”“树林泡泡”等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艺术价值的工艺作品。

这些作品有的外形酷似一颗“花生”,横着“睡”在水上;有的从远处看就像两道“碧波”,流线状向前延伸,走在竹廊中,伴着清脆的风铃,阳光穿过竹身洒在游人身上,投下一道道光影……这些“脑洞大开”的作品全部由本次参赛的高校学生设计,作品“花生”的设计团队就是这样一群大二学生。他们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团队主要成员冯宇梁介绍,“花生”最开始其实并不长这样,在实践过程中经过了3次调整。“我们一开始是螺旋的形状,后面觉得它这个结构不太稳定,就决定换成一个蚕蛹的形状”。冯宇梁说,他们来到现场后情况又有所变化,由于团队作品分配的场地是一座桥,“这个桥有20多米长,蚕蛹放在上面可能有点不太合适”,于是团队临时重新设计,这才将“蚕蛹”改成“花生”。

由于本次艺术节同时作为营造大赛的决赛,作品及作者接受专家答辩自然必不可少。“花生”接受了评委——澳门圣若瑟大学创业产业学院教授Nuno的提问。Nuno肯定了作品的设计,“花生”会让人产生想要在长廊中停留的感觉,空间序列感比较强;但由于是学生作品,Nuno也指出了“花生”的瑕疵,并为团队送上了建议:应该把数据和实际分开,完全参照数据可能会产生误差,如果将作品与实际结合可能会更好。冯宇梁在答辩结束后也发现了团队在制作过程中的不足,“我们有900多根杆件,每一根杆件搭建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完全桉照数据来出现了一些误差”。记者看到,“花生”前后两个半球的连接处出现了一些下塌,这也是没有结合实际出现的问题。通过这次经历,冯宇梁觉得他们更加懂得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品牌活动,营造大赛已走过二十三个年头。”我们希望把学生从课堂上拉出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说,“用地方的材料,用手工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建造本身背后的规律,更加了解大湾区的生态环境,如何在建造的过程中和谐的保存下去”。同时,本次比赛遍及广州、泰国、印尼三大赛区,吸引了20余所国际高校,并准备在明年继续开拓境外赛区,之所以要走国际化路线,“不仅仅是要我们今天明天能够看到的建成的成果,对同学思想的影响可能更大。我们也许几十年之后发现,当年那个阶段所坚持的交流可能对区域的影响非常大”,孙一民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