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代塑”,风口来了!
2024-04-16 16:26:00   来源:安徽网   评论:0 点击:

春日里,山间竹笋破土而出。

塑料污染严重威胁地球生态和人类健康,而作为绿色、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竹子正成为替代塑料制品、减轻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径。

 QQ图片20240417163020.png

庐江县竹制品加工产业  李红兵/

我国与国际竹藤组织于2022年底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去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今年3月,安徽提出力争到2027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体系。

“以竹代塑”,风口已至。

竹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池州现有竹林面积近60万亩,连片竹资源培育基地11个,全市毛竹面积万亩以上的乡镇(街道)达24个,竹资源十分丰富。

如何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21年,池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探索“以竹代塑”发展路径。

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便是典型代表。该公司历时4年,成功研制出竹吸管自动化生产设备,批量生产的竹吸管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年底,鸿叶集团还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向世界分享“以竹代塑”中国经验。

 QQ图片20240417163057.png

鸿叶集团生产的竹吸管  陈磊/

“以竹代塑”好在哪?

鸿叶集团副总经理杨德震算了一笔账:公司现有150台竹吸管生产设备,年生产20亿支竹吸管,可替代20亿支塑料吸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万多吨。预计到2030年,竹吸管产量可达300亿只,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万吨。

相关数据显示了一个“有趣”现象:我国竹子主产区恰好也是塑料制品产量较大的地区。在竹资源丰富区推进“以竹代塑”,不仅具备发展基础,也更有意义。

“以竹代塑”作为新兴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力点。但“以竹代塑”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偏小、产量较低、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

目前,塑料制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主要因为竹产品生产成本过高。破解瓶颈,关键要下“竹”功夫,展开科技攻关。

比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与院校、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制造,提高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实现产品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成本降下去,市场占有率才会提上来。

再如,加大新产品研发生产,不断拓展竹制品应用场景,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以新需求催生新供给,形成供需良性互动。

“以竹代塑”区域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比拼。哪里掌握前沿技术,哪里就能在这条新赛道上占得先机。

融合才能激发“化学反应”,迸发强大动能。

“以竹代塑”,不能仅满足于提高竹产品附加值,还应以竹为媒,推动文旅康融合发展。

池州,坐拥丰富竹资源,也有充足文旅资源,可以通过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推动竹产业与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积极延伸“以竹代塑”产业链条。

比如,在青阳朱备、石台仙寓等乡镇,发展竹海观光、主题民宿、森林康养等项目,精心打造竹生态旅游线路和康养产业。

文化是发展之魂。深挖内涵,把竹文化与本土诗文化、红色文化、廉洁文化有机结合,彰显特色元素,同时发挥手工匠人力量,传承发展竹编、竹雕等工艺,加强创意产品设计与生产,打造一批文创中心、竹博园、科普研学基地等。

积极构建“互联网+竹产业”平台,大力发展直播带货、跨境电商,建立健全竹产品销售渠道。

“以竹代塑”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人类未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

政府须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公共机构采购“以竹代塑”产品,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带头使用竹制品,形成先行示范效应,让“以竹代塑”成为绿色生活风尚。

经营主体要积极响应号召。比如,星级酒店及民宿使用竹梳、竹拖鞋、竹质果盘,物流公司使用竹纤维包装材料,建筑单位使用竹缠绕复合材料建材等。

我们不妨从点滴做起,自觉做“以竹代塑”的宣传者、实践者、维护者。

追“新”逐“绿”已成为社会共识,我们一起“竹”梦前行。

据安徽时评    撰稿:刘方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