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新风向|从“定制化”到“标准化”,从“尝鲜”阶段到“实用”阶段
2023-05-25 21:20:39   来源:   评论:0 点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很多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机器人领域,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应用,机器人实现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操作,许多领域也开始运用更加先进的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设备。其中,协作机器人凭借灵活性高、轻量化、安全可靠等特点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是近年来增长最快且备受投资机构青睐的工业机器人细分市场之一。

什么是协作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是一种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自学习功能的机器人。它能够与人类一起工作,自动完成一些重复性、繁琐、危险和高难度的工作,在诸如制造、医疗、物流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能够自动适应环境,理解任务,同时还能根据任务实时反馈来进行调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塑性。

协作机器人的核心技术:

  协作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包括机器视觉技术、自主导航技术、控制系统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这些技术使机器人具备了更高的智能和灵活性,能够更好地与人类协作完成任务,在协作过程中发挥大大的优势。

协作机器人厂商:

  整体来看,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的入局者中,主要可以分为六大类:

◆一是协作机器人领导厂商,以优傲机器人为代表;

◆二是传统的六轴工业机器人厂商,比如ABB、发那科(Fanuc)、库卡(Kuka)、安川(Yaskawa)、埃夫特配天机器人、华数机器人等;

◆三是专注于协作机器人细分市场的新兴创业公司,比如节卡遨博、越疆、达明等;

◆四是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厂商,比如,机器人控制系统厂商成都卡诺普推出了CRP-RC08-05六轴轻型负载机器人;

◆五是其它细分品类的工业机器人厂商。比如,国产SCARA机器人厂商李群自动化推出MS6协作机器人。

◆六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跨界竞争者”。比如,格力、大族激光等都已跨界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并推出协作机器人产品。

  根据总部所处地域的不同,也可将这些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的入局者,分为欧美系、日韩系和国产系等。其中,欧美系厂商主要以丹麦优傲机器人、丹麦Kassow Robots、瑞士ABB、瑞士史陶比尔、德国库卡、德国HAHN Group(收购了作为协作机器人鼻祖之一的Rethink Robotics的大部分知识产权)、意大利柯马、美国Brooks Automation等为代表;日韩系厂商主要以日本的发那科、安川、川崎、三菱电机、电装、爱普生、欧姆龙以及韩国的纽禄美卡、斗山机器人、韩华机器人等为代表。国产系则主要以中科新松、节卡机器人、遨博机器人、越疆机器人、艾利特机器人、珞石机器人、大族机器人、达明机器人等为代表。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以及下游行业对工业机器人应用的需求不断攀升等因素的驱动之下,工业机器人产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业机器人密度也不断提升。而在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整体向好,产销量、市场规模及密度节节攀升的同时,作为垂直细分领域的协作机器人市场,也同样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不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市场竞争格局。此外,资本市场对协作机器人领域的投资也持续保持活跃。

1.销量迅速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协作机器人作为工业机器人领域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产品类型,不仅具备安全、灵活、易用”的优势,而且价格优势较为明显,与制造业企业希望“降本增效”的需求完美契合。根据最新数据表明,2022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出货量超过19000多台,再创新高,虽然增长率在24%左右,较2021年同比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我们认为是市场在面对不利外部环境之下的自发性调整的结果,属于正常区间。

  未来,随着疫情之后下游市场逐渐修复,终端对协作机器人的认可度加速提高,预计2023年-2025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出货量的平均增速将维持在37%左右,出货量有望突破5万台,市场进入较快发展阶段。

  2016-2025E年协作机器人市场情况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近年来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持续保持增长,其主要原因包括:

1.协作机器人适应了柔性自动化以及生产设备安全性需求。制造业的生产制造模式正从单一化、规模化向多品种、小批量转变,这要求生产制造更加柔性化,同时对生产设备安全性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协作机器人安全可靠、安装快捷,且能灵活部署,有效满足了柔性自动化以及生产设备安全性需求,支持柔性化生产方式。

2.协作机器人价格持续走低,导入门槛不断降低,更有不少协作机器人厂商推出经济型协作机器人产品。

3.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部署成本低,且投资回报期短,应用端对协作机器人认知度及认可度不断提高。

4.疫情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企业对于智能制造、人机协同、柔性化制造的转型需求提升,同时疫情也推动了无接触式服务,这些都促使轻量灵活的协作机器人销量快速增长。

5.协作机器人向非工业应用领域拓展,并开始批量出货。

  在非工业应用场景中,2022年协作机器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医疗健康、餐饮、电力、新零售、教育等领域。尽管由于疫情影响整体发展并不理想,但2022年12月国家提前审批23年教育装备升级低息补贴,院校机器人导入需求大幅增加,协作机器人相关订单增幅明显。另外,生物实验室应用需求增多,协作机器人可大幅缩短创新药开发周期。

  协作机器人工业场景主要下游应用行业出货量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2.入局者众多,协作机器人市场“百花齐放”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协作机器人厂商已达到112家。其中,国际厂商达到36家,这些国际厂商绝大多数都活跃于中国市场;国产本土厂商达到76家。目前,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协作机器人的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现状:

1.产品类型多样,以六轴协作机器人最为常见

2.在中小负载的基础上,推出更大和更小负载的协作机器人

3.推出移动协作机器人产品,解锁更多复杂应用场景

4.智能化技术加持,从“人机协作”迈向“人机共融”

5.应用场景丰富,并从工业制造拓展到商业服务等领域

6.从“造产品”到“建生态”,积极打造协作机器人生态园

7.国产本土厂商成长迅速,纷纷竞逐国际市场

1.随着制造业智能化及柔性化生产的不断演进,协作机器人技术迭代升级及下游行业应用的不断拓展,人机协作将成为下一代机器人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这同样也会不断吸引各类新玩家入局该领域。未来,协作机器人领域厂商数量级急速增长,有传统工业机器人厂商延伸赛道,也有新入局的协作机器人初创企业。广阔的下游细分领域市场将分阶段、分批次地释放出对于协作机器人产品的导入需求。

2.工业领域中“用人难”加剧,“自动化改造”需求深化,积累了应用经验与用户信赖的协作机器人产品将成为企业的最佳答案之一,进而在传统机器人群雄割据的工业场景中开拓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同时产品将在保持“安全、灵活、易用”优势的前提下被赋予更高的数值表现能力与更精准的痛点解决能力,随着体量的成长完成从“定制化”到“标准化”的过渡,逐渐渗透到各个细分行业的各个角落。

3.针对不同工业场景中的不同需求点,协作机器人产品或将拓宽产品线,像是现阶段一些内外资厂商已经陆续推出20-25kg大负载产品,扩充工业领域应用场景范围(中负载搬运、码垛等),提升协作在工业领域的竞争力。

4.在非工业领域,下游市场将从追求“噱头”与“热点”的“尝鲜阶段”迈入到更加关注协作机器人产品“可解放劳动力”本质的“实用阶段”,市场也将分阶段的从在各个细分领域爆发出全新需求点。届时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点,协作机器人产品或将出现分化,产生差异于现阶段的各类新形态协作机器人。同时也极有可能会诞生出大量专注并深耕在各个细分领域的,行业基因强大的新势力本体产品厂商、配套设备商及方案集成商。而互联网科技巨头也极有可能在这一阶段以各种形式入局加速产业发展。区别于工业领域,非工业领域的协作机器人产品会在这一阶段产生明显的“消费电子化”趋势,发展成类似于智能家电的电子设备。经过激烈的市场厮杀,行业玩家数量最终会迅速收束,同时由于“强者恒强”市场中大概率诞生出数家新兴科技领域巨头。

  协作机器人以其智能、灵活、自学习的特点赢得了更多的注意力和追捧。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改变了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工作体验。虽然协作机器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其安全控制和监管制度,但总体来说,它将会在很多领域里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假以时日,协作机器人或许能够更好地朝着更高阶段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