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表面化学热处理工艺的透析
2017-03-21 00:00:00   来源:第1压铸   评论:0 点击:

摘 要:化学热处理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和物理冶金相结合的方法,改变金属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 构,从而使材料表面获得某种性能的工艺过程。化学热处理能有效地提高模具表面的抗氧化性等性能。几乎 所有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均可用于模具钢的表面处理。根据模具表面的化学热处理目的及基本组成,介绍了模 具表面的化学热处理的方法、作用及其工艺过程,研究了模具表面的离子渗氮化学热处理,分析了模具表面的 渗碳或碳氮共渗化学热处理,提出了模具表面离子渗硼、渗金属的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和物理冶金相 结合的方法,改变金属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 结构,从而使材料表面获得某种性能的工艺过程。 化学热处理能有效地提高模具表面的耐磨性、抗黏 附性、抗热咬合性、耐热疲劳、耐疲劳强度、耐腐蚀 性等抗氧化性等性能。几乎所有的化学热处理工 艺均可用于模具钢的表面处理。模具进行表面处 理是在基体材料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再赋予新的性 能,因此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1 模具表面的化学热处理目的及基本组成

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在活性介质中加热,使某 种元素渗入其表面的一种热处理方法。这种方法 通过改变钢件的表层化学成分,并与相应的热处理 操作相结合,以提高零件的表面硬度、强度等性 能。采用钢件渗碳淬火法可获得高碳马氏体硬化 表层;合金钢件用渗氮方法可获得合金氮化物的弥 散硬化表层。用这两种方法获得的钢件表面硬度 分别可达 HRC58~62 及 HV800~1200;另一途径是 在钢件表面形成减磨、抗粘结薄膜以改善摩擦条件, 同样可提高耐磨性。例如,蒸汽处理表面产生四氧 化三铁薄膜有抗粘结的作用;表面硫化获得硫化亚铁薄膜,可兼有减磨与抗粘结的作用;近年发展的多 元共渗工艺,如氧氮渗,硫氮共渗,碳氮硫氧硼五元共 渗等,能同时形成高硬度的扩散层与抗粘或减磨薄 膜,有效地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尤其抗粘结磨损性。 渗碳、渗氮、软氮化和碳氮共渗等方法,都可使钢零 件在表面强化的同时,在零件表面形成残余压应 力,有效地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渗氮可提高零件 抗大气腐蚀性能;钢件渗铝、渗铬、渗硅后,与氧或 腐蚀介质作用形成致密、稳定的Al 2 O 3 、Cr 2 O 3 、Si O 2 保 护膜,提高抗蚀性及高温抗氧化性。通常,钢件硬 化的同时会带来脆化。用表面硬化方法提高表面 硬度时,仍能保持心部处于较好的韧性状态,它比 零件整体淬火硬化方法能更好地解决钢件硬化与 其韧性的矛盾。化学热处理使钢件表层的化学成 分与组织同时改变,因此它比高、中频电感应、火焰 淬火等表面淬火硬化方法效果更好。如果渗入元 素选择适当,可获得适应零件多种性能要求的表 面层。

化学热处理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一般 常把它看成由分解、吸收、扩散三个基本过程所组 成的;即渗剂分解出活性原子,活性原子被零件表 面所吸收,以及被吸收的原子向零件内部扩散,从 而形成一定深度的渗层。某些化学热处理,也可以 不包含分解过程。如用热浸法渗金属时,就是把零 件浸入在熔融的金属内,在零件上直接吸附金属原 子,并向内部扩散,从而形成所要求的渗层。模具 表面的化学热处理有以下特点:不受模具几何形状 的限制;具有较高的工艺性能,如开裂倾向性小、热 处理温度范围较宽;经济效益好,廉价的钢材经化 学热处理后可获得性能优异的表面,并不低于同类 合金钢的性能;能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表面层,如 耐磨性、耐蚀性等。化学热处理普遍由以下三个基 本过程组成:一是活性原子的产生通过化学反应产 生活性原子或借助一些物理方法使欲渗入的原子 的能量增加,活性增加;二是材料表面吸收活性原 子,首先被材料表面吸附,进而被表面吸收,此过程 为一个物理过程;三是活性原子的扩散材料表面吸 收了大量活性原子,使得表面层该原子的浓度大为 提高,为渗入原子的扩散创造了条件,活性原子不 断地渗入表面层,经扩散就形成了一定深度的扩散 层。以上三个过程进行的程度都与温度和时间两 个要素有关,因此温度和时间是化学热处理过程中 两个重要的工艺参数。

钢件经过一般的热处理,例如:淬火回火后,其机械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然而,有许多零件(如模 具等)常在磨损及冲击条件下工作。这就要求表面 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的同时,而心部具有高的韧 性。还有些零件经常在高温或腐蚀介质中工作,其 表面则要求具有较高的抗氧化与抗腐蚀能力。这 些零件若采用优质合金钢、耐热钢和不锈钢时,不 仅成本大大增加,而且有时还不能满足其使用要 求。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利用化学热处理的独特优 点,通过改变零件的表层成分与组织状态,以达到 零件具有心部与表面性能相结合的特殊要求。

2 模具表面的化学热处理的方法、作用及其 工艺过程

化学热处理是指将化学元素的原子,借助高温 时原子扩散的能力,把它渗入到工件的表面层去, 来改变工件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达到使 钢的表面层具有特定要求的组织和性能的一种热 处理工艺。按照渗入元素的种类不同,模具表面常 用的化学热处理可分为渗碳、渗氮、氰化和渗金属 法等四种方法及其作用如下。

渗碳是指使碳原子渗入到钢表面层的过程,再 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层具有高硬度 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着低碳钢的 韧性和塑性。渗氮又称氮化,是指向钢的表面层渗 入氮原子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表面层的硬度与 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劳强度、抗腐蚀性等。渗氮及氮 碳共渗提高硬度、耐磨性及抗咬合能力与抗蚀性; 渗铬提高抗温氧化能力、耐蚀性及耐磨性;渗碳及 碳氮共渗提高硬度、耐磨性及疲劳极限。渗铝提高 抗高温氧化能力及含硫介质腐蚀能力。目前生产 中多采用气体渗氮法。

渗氮的目的是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 疲劳强度和耐腐蚀性能。渗氮往往是工件加工工 艺路线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渗氮后的工件至多再进 行精磨或研磨。渗氮温度一般不超过调质处理的 回火温度,一般为 500℃~570℃。渗氮处理温度 低,变形小。渗氮的缺点主要是周期太长、生产率 低、成本较高、渗氮层较薄(一般为 0.5mm 左右)、且 脆性大,不宜承受太大的接触应力和高的冲击载 荷。此外,气体渗氮层要获得较高硬度、高耐磨性, 还要求选用含合金元素铬、钼、铝的合金钢制造 零件。

钢的碳氮共渗是向钢的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 的过程,习惯上碳氮共渗又称作氰化。它使钢表面 具有渗碳与渗氮的特性。目前以中温气体碳氮共渗和低温气体氮碳共渗(即气体软氮化)应用较是 广。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硬 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低温气体碳氮共渗以渗氮 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 应用较广泛的只有气体法和盐浴法。气体碳氮共 渗介质是渗碳剂和渗氮剂的混合气,例如滴煤油(或 乙醇、丙酮)、通氨;吸热或放热型气体中酌加高碳势 富化气并通氨;三乙醇胺或溶入尿素的醇连续滴 注。碳氮共渗并淬火、回火后的组织为含氮马氏 体、碳氮化合物和残余奥氏体。深0.6~1.0mm的碳 氮共渗层的强度、耐磨性与深1.0~1.5mm的渗碳层 相当。为减少变形,中等载荷齿轮等可用低于 870℃的碳氮共渗代替 930℃进行的渗碳。随着稀 土催渗(碳稀土共渗)和可部分取代浅层渗碳与碳氮 共渗的氮碳共渗或硫氮碳共渗的推广,碳氮共渗的 应用面有变窄趋势。

渗金属是指以金属原子渗入钢的表面层的过 程。它是使钢的表面层合金化,以使工件表面具有 某些合金钢、特殊钢的特性,如耐热、耐磨、抗氧化、 耐腐蚀等。生产中常用的有渗铝、渗铬、渗硼、渗硅 等。渗硫提高减摩性与抗咬合性;渗钒提高硬度、 耐磨性及抗咬合能力;硫氮及硫氮碳共渗或,提高 减摩性、抗咬合性、耐磨性和抗疲劳性;硼铝共渗提 高硬度、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性,降低表面脆性及 剥离;渗硼提高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和红硬性,铬 铝共渗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优于单一渗铬或渗 铝;渗硅提高硬度、耐蚀性和抗氧化性;铬铝硅共渗 提高表面抗高温氧化性能;渗锌提高抗大气腐蚀 能力。

化学热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有时兼用物理方 法改变钢件表层化学成分及组织结构,以便得到比 均质材料更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的金属热处理工 艺。由于机械零件的失效和破坏大多数都萌发在 表面层,特别在可能引起磨损、疲劳、金属腐蚀、氧 化等条件下工作的零件,表面层的性能尤为重要。 经化学热处理后的钢件,实质上可以认为是一种特 殊复合材料。心部为原始成分的钢,表层则是渗入 了合金元素的材料。心部与表层之间是紧密的晶 体型结合,它比电镀等表面复护技术所获得的心、 表部的结合要强得多。

模具表面的化学热处理根据介质的物理状态, 化学热处理工艺大致可分为固体法、液体法、气体 法和辉光离子法。模具表面的化学热处理通常有 以下四个工艺过程:一是介质中的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介质中各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或蒸发,形成 渗入元素的活性组分;二是渗剂扩散。活性组分在 模具表面向内扩散,反应产物离开界面向外逸;三是 相界面反应。活性组分与模具表面碰撞,产生物理 吸附或化学吸附,溶入或形成化合物,其他产物解吸 离开表面;四是被吸附并溶入和渗入元素向模具内 部扩散。当渗入元素的浓度超过基体金属的固溶 度时,产生的应扩散,产生新相。

化学热处理的方法繁多,多以渗入元素或形成 的化合物来命名,例如渗碳、渗氮、渗硼、渗硫、渗铝、 渗铬、渗硅、碳氮共渗、氧氮化、硫氰共渗和碳、氮、 硫、氧、硼五元共渗,及碳(氮)化钛覆盖等。应根据零 件的性能要求以及工艺的易行性与经济指标合理 地选用工艺类型。例如,渗碳与渗氮可提高零件的 耐磨性;但渗碳是在高温(900℃~1 000℃)下进行,在 不太长的时间内(6~10h)可获得可观的渗层,故一般 要求硬化层较深(0.9~2.5mm)的耐磨零件多采用渗 碳处理,既可满足性能要求,又较经济。当零件尺寸 变形要求很严时,采用低温(500℃~600℃)进行的渗 氮处理,可保证零件尺寸精度;但渗氮层增厚缓慢,渗 氮时间常需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是一种不经济的 方法。化学渗剂是含有被渗元素的物质,被渗元素 以分子状态存在,它必须分解为活性原子或离子才 可能被钢件表面吸收及固溶,很难分解为活性原子 或离子的物质不能作渗剂使用。根据化学反应热 力学,分解反应产物的自由能必须低于反应物的自 由能,分解反应才可能发生。但仅满足热力学条件 是不够的,在生产中实际应用还必须考虑动力学条 件,即反应速度;提高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温度,虽 然均可加速渗剂的分解,但受材料或工艺等因素的 限制。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催化剂以降低反应过程 的激活能,可使一个高激活能的单一反应过程变为 由若干个低激活能的中间过渡性反应过程,从而加 速分解反应。铁、镍、钴、铂等金属都是使氨或有机 碳氢化合物分解的有效催化剂,所以钢件表面本身 就是很好的催化剂,渗剂在钢件表面的分解速率比 其单独存在时的分解速率可以提高好几倍。

3 模具表面的离子渗氮化学热处理

离子化学热处理是置于低压容器内的工件,在 辉光放电的作用下,带电离子轰击工件表面,使其温 度升高,实现所需原子渗扩进入工件表层的一种化 学热处理方法。与常规化学热处理相比,离子化学 热处理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渗层质量好、工艺可控性强、工件变形小、处理温度范围宽、易于实现局 部防渗;渗速快、生产周期短,可节约时间 15%~ 50%;热效率高、工作气体耗量少,一般可节能 30% 以上、省气 70%~90%;无烟雾、废气污染,处理后 工件和夹具洁净,工作环境好;柔性好,便于生产线 组合,实现自动化。正因为如此,离子化学热处理一 直是近几十年来热处理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并在 不太长的时间内迅速得到了推广应用。理论上需 要提高材料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抗蚀、抗 咬合和粘结能力,且氮化后其综合性能能满足零件 的服役要求,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指标的一切零件 均可采用离子氮化处理。模具制造工业也不例外。

离子渗氮是辉光离子渗氮的简称,方法是将待 处理的模具零件放在真空容器中,充以一定压力(如 70Pa)的含氮气体(如氮或氮、氢混合气)然后以被处 理模具作阴极,以真空容器的罩壁作阳极,在阴、阳 极之间加上 400~600V 的直流电压,阴阳极间便产 生辉光放电,容器里的气体被电离,在空间产生大 量的电子与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正离子冲向阴 极,以很高速度轰击模具表面,将模具加热。高能 正离子冲入模具表面,获得电子,变成氮原子被模 具表面吸收,并向内扩散形成氮化层,离子氮化可 提高模具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渗氮工艺目前多采用离子渗氮、高频渗氮等工 艺。离子渗氮可以缩短渗氮时间,并可获得高质量 的渗层。此外,离子渗氮还可以提高压铸模的抗蚀 性、耐磨性、抗热疲劳性和抗粘附性能。研究工作 表明,高碳及低合金工具钢和中高碳高合金钢均可 进行渗碳或碳氮共渗。高碳低合金钢渗碳或碳氮 共渗时,应尽可能选取较低的加热温度和较短的保 温时间,此时可保证表层有较多的未溶碳化物核心, 渗碳和碳氮共渗后表层碳化物呈颗粒状,碳化物总 体 积 也 有 明 显 增 加, 可 以 增 加 钢 的 耐 磨 性 。 W6Mo5Cr4V2 和 65Nb 钢制模具进行渗碳以及 65Nb 钢制模具真空渗碳后,模具的寿命均有显著提高。 采用 500℃~650℃高温回火的合金钢模具,均可在 低于回火温度的范围内或在回火的同时进行表面 渗氮或氮碳共渗。由于渗氮技术可形成优良性能 的表面且渗氮工艺与模具钢的淬火工艺有良好的 协调性,同时渗氮温度低,渗氮后不需激烈冷却,模具 的变形极小,因此模具的表面强化是采用渗氮技术 较早也是应用最广泛的。

离子渗氮是利用了辉光放电这一物理现象并 以此作为热源加热工件,由此特点使它具有以下优点:加速了渗氮过程,仅相当于气体渗氮周期的 1/ 2~1/3;离子渗氮的温度可比气体渗氮低,可在 350℃~500℃下进行,工件变形小;由于渗氮时气 体稀薄,过程可控,使得渗层脆性小;离子渗氮中有 离子轰击而产生的阴极溅射现象,可以清除表面的 钝化膜,不锈钢和耐热钢表面不经处理可直接渗 氮;局部防渗简单易行,只要采取机械屏蔽即可;经 济性好,热利用率高,省电,省氨。离子渗氮作为强 化金属表面的一种化学热处理方法,广泛适用于铸 铁、碳钢、合金钢、不锈钢及钛合金等。零件经离子 渗氮处理后,可显著提高材料表面的硬度,使其具有 高的耐磨性、疲劳强度,抗蚀能力及抗烧伤性等。 离子氮化作为兴起的一种新型渗氮方法,与气体渗 氮相比具有渗氮速度快、渗氮层组织易于控制、脆 性小、无环境污染、节约电能,气源、变形小等优 点。脉冲电源用于离子渗氮,则是近十年来离子渗 氮技术的发展,它能进一步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 率、工艺参数独立可调便于操作、渗件表面质量好、 更利于深孔,狭缝渗氮。离子渗氮是目前工业上应 用最广、最成熟的离子热处理工艺。该工艺易通过 调整工艺参数(如电压、电流、炉内气体压强、温度、 时间和工作气体成分等)获得纯扩散层、单相、化合 物层等。离子渗氮的技术关键是如何根据其特点, 结合相关模具服役条件,合理选择工艺参数,继而 获得所需的最佳渗层。

离子渗氮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工件温度的均 匀性与测温的准确性尚待提高;深层渗氮(>0.5mm) 的生产周期与气体渗氮接近。工作表面渗氮后能 显著提高模具的力学性能。氮虽然是一种作为保 护性气体的惰性气体,但氮离子化后具有很大的活 性,能够参与表面处理,形成高硬度和抗腐蚀的氮 化物,如 Ti N、Ti 2 N,Cr 2 N,VN 等。但在离子氮化前必 须进行去除加工应力的退火或回火处理,且不同的 材料氮化效果也不同,对于必须氮化、不能氮化或 两者均可的部位要明确尺寸精度要求。目前,离子 渗氮已广泛应用于热锻模、冷挤压模、压铸模、塑料 模等几乎所有的模具上,很好地解决了硬度、韧性、 热疲劳性和耐磨性几者之间的矛盾。

4 模具表面的渗碳或碳氮共渗化学热处理

模具在工作中除了要求基体具有足够高的强 度和韧性的合理配合外,其表面性能对模具的工作 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 是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复合处理技术,改变模具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 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目前在模具制 造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渗氮、渗碳和硬化膜沉积。

离子渗碳,亦称辉光渗碳。渗碳是指使碳原子 渗入到钢表面层的过程。也是使低碳钢的工件具 有高碳钢的表面层,再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使工 件的表面层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 分仍然保持着低碳钢的韧性和塑性。为增加钢件 表层的含碳量和形成一定的碳浓度梯度,将钢件在 渗碳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使碳原子渗入表层的化学 热处理工艺。

渗碳是对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采用渗碳的多 为低碳钢或低合金钢,具体方法是将工件置入具有 活性渗碳介质中,加热到 900℃~950℃的单相奥氏 体区,保温足够时间后,使渗碳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 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从而获得表层高碳,心部仍保 持原有成分。相似的还有低温渗氮处理。这是金 属材料常见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它可以使渗过碳的 工件表面获得很高的硬度,提高其耐磨程度。渗碳 工件的材料一般为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含碳量小 于 0.25%)。渗碳后钢件表面的化学成分可接近高 碳钢。工件渗碳后还要经过淬火,以得到高的表面 硬度、高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并保持心部有低碳钢 淬火后的强韧性,使工件能承受冲击载荷。按含碳 介质的不同,渗碳可分为气体渗碳、固体渗碳、液体 渗碳、和碳氮共渗(氰化)。气体渗碳是将工件装入 密闭的渗碳炉内,通入气体渗剂(甲烷、乙烷等)或 液体渗剂(煤油或苯、酒精、丙酮等),在高温下分解 出活性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以获得高碳表面层 的一种渗碳操作工艺;固体渗碳是将工件和固体渗 碳剂(木炭加促进剂组成)一起装在密闭的渗碳箱 中,将箱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到渗碳温度,并保温一 定时间,使活性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的一种最早的 渗碳方法。液体渗碳是利用液体介质进行渗碳,常 用的液体渗碳介质有:碳化硅,渗碳剂等。碳氮共 渗(氰化)又分为气体碳氮共渗、液体碳氮共渗、固 体碳氮共渗。

与传统的渗碳相比,离子渗碳具有以下优点: 渗碳效率高,表面质量好,渗层分布均匀,变形小, 环境污染小,过程易实现自动化控制,深孔盲孔也 能处理等。

渗碳是将价廉、具有良好成型性和延展性的低 碳钢或低碳合金钢母体材料在碳基气氛中加热,使 活性碳渗入母材而形成强韧、耐磨表面的一种热处理方法。离子渗碳则在于活性碳是由碳氢化合物 气体在真空等离子区中,通过直流辉光放电电离而 获得,其原理与离子渗氮相似。模具渗碳是为了提 高模具的整体强韧性,即模具的工作表面具有高的 强度和耐磨性。硬化膜沉积技术目前较成熟的是 CVD、PVD。离子渗碳的技术关键是渗层质量控制 及设备设计。离子渗碳时,可通过调节碳通量和渗 碳时间来控制模具工件表面的预定碳含量。碳通 量是气体成分、气压、气体流量、离子电流密度和渗 碳温度的函数。

离子渗碳氮技术是依靠炉气活性组分 C 3 H 8 和 NH 3 在钢表面分解,析出的活性原子C和N被表面吸 收并向基体内部扩散而实现的,它又称离子软氮化, 是从盐浴和气软氮化发展而来的。离子渗碳氮的 操作方法与离子渗氮基本相同,但工作气体成分不 同,其冷却方式除在真空条件下缓慢冷却外,还可进 行油淬或高压气淬。采用 500℃~650℃高温回火 的合金钢模具,均可在低于回火温度的范围内或在 回火的同时进行表面渗氮或氮碳共渗。氮碳共渗 可在气体介质或液体介质中进行,渗层脆性小,共 渗时间比渗氮时间大为缩短。压铸模、热挤压模经 氮碳共渗后可显著提高其热疲劳性能。氮碳共渗 对冷镦模、冷挤压模、冷冲模和拉伸模等均有很好 的应用效果。冷作模具和热作模具还可以进行硫 氮或硫氮碳共渗。

近年来许多的研究工作都表明,稀土有明显的 催渗效果,从而开发了稀土氮共渗、稀土氮碳共渗 等新工艺。模具的渗氮处理有离子渗氮和气体渗 氮两种。热镦模采用离子渗氮,可以明显提高模具 的使用寿命。压铸模可以采用气体渗氮,渗氮后抗 腐蚀能力大大增强。

在工业生产中,离子渗碳时,可利用碳的扩散 和传输数学模型,通过电流密度传感器由微机进行 全过程的工艺控制,从而获得预定的表面碳含量、 碳 分 布 和 渗 层 深 度 。 但 离 子 渗 碳 工 艺 温 度 高 (850℃~980℃),要求电源功率大,易发生辉光放电 转变为弧光放电的现象,使工艺不稳定,设备较复 杂。目前,工业模具上普遍采用的气体渗碳和真空 渗碳工艺成熟,质量稳定,能较好地满足工业模具 的需要。离子碳一氮共渗时间短,效益高,可获得较 厚的化合物层,具有优良的耐磨、抗胶合和抗疲劳性 能。与传统工艺相比,应用于模具的离子碳一氮共 渗技术不仅具有渗层质量好、相组成容易控制的优 点,而且高效、洁净、节能。该工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国内,离子渗碳工艺已成功应用于汽 车、航空、核工业等的模具中。在模具行业中,离子 渗碳技术在冲模和塑料模中应用较多。目前,在表 面硬化中,有 80%以上是渗碳处理。因此,离子渗 碳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5 模具表面离子渗硼、渗金属的化学热处理

等离子体化学热处理工艺主要是用来对工件、 模具等表面进行强化作用的。近些年发展最快、工 业应用最广的等离子体热处理方法是等离子体化 学热处理。相对常规化学热处理工艺,有很多的优 势,等离子体化学热处理具有优质、高效、低耗、洁 净、无公害等特点。但是,此技术用于批量大的小 模具及其他小零件(如螺栓、螺母、链条等)时,装炉 麻烦,渗层质量不易控制。而且,同炉混装不同形 状、尺寸的工件时,不易均匀控制工件温度。

渗 硼 是 渗 镀 品 种 之 一 ,是 一 种 在 高 温 下 (800℃~1 000℃)使硼元素渗入金属表面获得硼化 合物硬质层的化学热处理技术。渗层厚度 20~ 150μm;渗层硬度与硬质合金硬度相当(1 500~ 2100HV);优异的抗磨粒磨损及抗冲蚀性能;提高材 料抗硫酸、磷酸及盐酸腐蚀能力;显著提高奥氏体 不锈钢的表面硬度而不降低其耐蚀性。

渗硼后的模具件具有硬度高、热稳定性好、耐 磨损和抗腐蚀等优点,渗硼处理作为钢件表面强化 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尤其是模具经渗硼处理,寿命 能成倍地提高。目前渗硼用钢普遍拘限于某种模 具(或工具)传统所采用的材质,而不能根据不同材 质,渗硼处理后渗硼层组织的性能特点(尤其是耐磨 性和脆性)加以合理地选用,故有时渗硼处理得不到 满意的效果。

渗硼方法有固体粉末渗硼、气体渗硼、电解盐 浴和盐浴的液体渗硼。渗硼层有优异的耐磨性、较 好的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性。例如冲压零件等模 具经渗硼后可提高使用寿命。

渗硼可以是固体渗硼、液体渗硼和膏剂渗硼 等,应用最多的是固体渗硼,市场上已有固体渗硼 剂供应。固体渗硼后,表层的硬度高达 1 400~ 2 800HV,耐磨性高,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都较 好。渗硼工艺常用于各种冷作模具上,由于耐磨性 的提高,模具寿命可提高数倍或十余倍。采用中碳 钢渗硼有时可取代高合金钢制作模具。渗硼也可 应用于热作模具,如热挤压模等。渗硼层较脆,扩 散层比较薄,对渗层的支撑力弱,为此,可采用硼氮共渗或硼碳氮共渗,以加强过渡区,使其硬度变化 平缓。为改善渗硼层脆性,可采用硼钒、硼铝共渗。

渗硼是一种很有效的模具表面硬化工艺。金 属模具渗硼后,表面形成的硼化物及碳化硼等化合 物的硬度极高,渗硼钢在硬度、耐磨性、耐热性、耐 蚀性上均比渗碳或渗氮钢高。因此,在模具表面强 化中,渗硼起着重要的作用。渗硼的方法很多,常 规方法有气体、液体、固体和电解渗硼等。离子渗 硼有渗层物均匀、渗速快、渗后工件无需清理等优 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工艺。

模具表面渗金属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真空度 条件下,还原出的活性金属原子或电离、溅射出的 金属原子扩散进入模具钢基体表层形成合金渗层, 从而改变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方法。离子 渗金属是近十几年来离子化学热处理技术发展的 最大亮点。材料表面渗金属的方法有固体渗金属、 液体渗金属、气体渗金属、离子渗金属和其它方法 联用的渗金属方法等已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中。离 子渗金属技术迅速发展于80年代后期,已进入工业 生产。离子渗金属的方法包括双层辉光离子渗金 属、多弧离子渗金属、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交变电 场真空离子渗金属、脉冲辉光放电离子渗金属和气 相辉光离子渗金属。它们的优点是渗速快、变形 小、不需要去钝处理、能耗低等。其共同的特点是: 辉光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子、离子或粒子)对工 件有强烈的轰击作用。因此,利用等离子体诊断系 统对电子温度、等离子体电位、电子密度等这些等 离子体参数进行监控可有效提高渗层质量。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是目前离子渗金属 的主要方法,基本原理是在真空容器内设置阳极、阴 极(工件)以及由欲渗合金元素组成的源极。阳极和 阴极之间以及阳极和源极之间各设一个可调压直 流电源。当真空室内气压达到一定值后调节上述 电源,则在阳极和阴极以及阳极和源极之间出现辉 光放电,此即为双层辉光放电现象。辉光放电源极 的欲渗元素在离子轰击下被溅射出来,高速飞向阴 极(工件)表面,同时辉光放电使电能转变为热能使工 件加热至高温。由源极溅射出来的离子被处于高 温的工件表面吸附,借助于扩散过程进入工件表面, 从而形成欲渗元素的合金层,工件升温、金属粒子在 工件表面吸附并向内扩散,实现离子渗金属。采用 该技术,已成功地渗入W、Mo、Cr、Ni、V、Zr、Ta、Al、Ti 和Pt等元素,或是多种元素共渗,渗层中合金元素的 含量可达 90%以上。离子渗金属后可有效地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蚀性,降低零部件的原材料消耗。

另一种离子渗金属的方法是膏剂法,即将欲渗 元素置于膏剂中,涂覆于工件表面,在辉光离子的 作用下,实现工件的升温和金属元素向基体的扩 散。但受技术限制,该法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除 此之外,还有人进行了多弧离子渗金属、加弧离子 渗金属、气相辉光离子渗金属的尝试。离子渗硼技 术研究较早,过去大多数用B 2 H 2 和 BCl 3 作为渗硼介 质,但因渗剂的强腐蚀性或易爆等原因,无法推 广。近年来,采用较多的方法是膏剂法,它渗速快、 安全、便于操作。采用此法,还可实现 Si 等其他元 素的渗入。

离子渗金属是在低真空炉体中,利用辉光放电 即低温等离子体轰击的方法,使工件表面渗入金属 元素。实现离子渗金属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离子状 态的欲渗合金元素;连续可调的高压脉冲或直流电 源;一定的加热温度;一定的真空度。模具表面渗 金属包括渗铬、渗钒和渗钛等工艺,均可用于处理 冷作和热作模具,其中 TD 法(熔盐渗金属)已得到 一些应用,可使模具寿命提高几倍乃至十几倍。模 具表面渗金属技术属于钢的化学热处理范畴,实质 上是通过高温扩散,使铬、钒、钛、钨、钼、铌、钴、镍、 铝等活性原子在模具表面形成固溶体或碳化物渗 层组织,其硬度高、耐磨性好,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 和耐腐蚀性,大大提高了模具的表面性能及使用寿 命。在现有工艺和设备基础上进一步的开发,使离 子渗氮技术优势得以发挥,其应用前景仍然是广 阔的。

6 结束语

模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 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汽 车、家电工业、航空航天的迅猛发展,对模具工业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模具的质量、使用寿命 和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模具在工作中除了要求基体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 韧性的合理配合外,其表面性能对模具的工作性能 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模具性能的改善,单纯依赖 基体材料的改进和提高是非常有限的,也是不经济 的,而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这也正是表面处理技术在模具生产中得到 迅速发展的原因。模具通过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 可以只改变模具表层的化学成分、组织、性能,从而 大幅度地改善和提高模具的表面性能,提高模具使 用寿命。这对于提高模具质量,大幅度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充分发挥模具材料的潜能都具 有重大意义。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表面涂 覆、表面改性或复合处理技术,改变模具表面的形 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以获得所需表 面性能的系统工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