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秀委员:要切实提高铝行业去产能效果
2017-03-13 00:00:00   来源:铝博士网   评论:0 点击:

  对于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成秀更关注铝行业能否真正有效的加大去产能效果。

  “国内基本所有行业都是过剩的。在国有企业比较控制的大行业里面,比如说钢铁行业、煤炭行业,在这样的行业里面,政府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就可以明显的看到效果。”陈成秀表示。而在铝行业,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国有企业已经不占行业龙头地位了,民营企业站了大半壁江山。“如果一些龙头企业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整个行业怎么能够好呢?所以政府应该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措施。从2015年年底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现在铝行业还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效果出来。”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22%,累计淘汰铝冶炼产能为205万吨。而目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原铝产量电解铝为3187万吨,同比增长13.2%。

  部分冶炼及低端加工产能过剩与部分品种及高端深加工产品短缺并存成为现状。目前,国内电解铝等行业缺乏竞争力,产能退出机制不畅。

  相关机构也认为,供应过剩局面不会明显改观。过去一个时期,中国需求的持续增长,拉动了全球大宗有色金属产能的持续扩张。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求增速放缓,世界主要有色金属供应过剩的矛盾凸现。虽然近年来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均出现明显增长,但仍远不能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因此,全球主要有色金属供应过剩的局面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影响到中国乃至全球。

  “现在的龙头企业都是这十来年起来的,和地方也有利益关系。在环境保护上,在一些规范上,如果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整个铝行业怎么能够显著的改变呢?”陈成秀认为。

  在供应过剩阴影笼罩下,大部分金属价格上涨的动力依然不足。“现在铝箔行业是低价倾销,把这个行业搞坏了。价格卖得这么低,其实是毁了整个行业。如果是国有企业,面对这种不合理竞争,也不能拿到合理的回报。”

  2016年全球铝箔消费量超过526万吨,保持温和增长。其中,中国市场消费量占了全球51%。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新兴的铝箔制造基地和最大的铝箔市场,新的贸易保护措施风险也随之而来。近期,欧盟针对中国出口铝箔所征收的关税扩大,欧盟认为中国出口商为了避开关税而出口了略为不同的铝箔,因此裁定扩大对中国铝箔课征30%的关税。

  “在铝箔行业,一些龙头企业被反倾销,那整个行业都被它拖累了。我对铝行业感到不乐观。除非国家层面的政策能够真正的执行下去。如果没有真正的惩罚,受害的就是正常的企业。”陈成秀表示。

  他还表示,国家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完全正确的。“这就抓住了牛鼻子。对待铝行业,希望能够要有不同的措施来做。不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企业怎么能够健康的发展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