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链现状
2021-08-18 09:46:47   来源:国联资源网   评论:0 点击: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链包括上游充电模块、功率器件、配电滤波等元器件,中游包括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设备制造和充电站建设等,下游包括充电站和充电桩运营企业等。

上游零部件生产最大价值环节是充电模块和滤波器械模块,其中充电模块成本占比约50%,上游市场集中度不高。目前,国内已有超过300家上游充电桩零部件领域相关公司。充电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换为可充电的直流电,其关键技术在于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当充电模块工作时,三相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后,变成直流输入电压供给IGBT。除IGBT外,充电桩上游技术门槛、产品差异化程度均较低,竞争非常激烈。

充电桩产业链中游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从企业性质来看,目前在中游运营领域内,国资企业、民营生产商、整车制造商都有参与。中游设备制造存在生活内销和生产外销两类市场,生产内销拥有从生产到运营的一整套闭环系统,充电桩自产自用,占据约80%市场,市场集中度较高。生产外销企业多为传统电气企业,生产后由运营商招标采购,占据20%市场场,市场较为分散。

下游建充电站投资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般由中游设备制造企业整合建设运营。充电桩运营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导致了较高的集中度。现在,充电桩和充电站投资回收期长和利用率低的特点。从盈利模型来看,提高利用率,通过电价差提高充电收入或以及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功率,能够改善充电桩盈利。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保障,充电桩行业现阶段尚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无论从覆盖面还是密度等方面看,仍有很大发展前景。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共计有92.4万台公共类充电桩,环比增加3.9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37.4万台、交流充电桩55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26台。目前,我国充电桩主要为交流充电桩和随车配建充电桩,越来越多的车主选择更为方便及自由的私人场所进行充电,选择对电池损耗小的慢充桩对车辆进行充电。但直流快充是充电桩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优点充电功率较高,大幅缩短充电时间20-90分钟,保障长途出行,可解决里程焦虑。但直流快充桩需要更为复杂的技术与设备支持,造成了较高的制造成本。大功率充电技术尚未成熟,会对电池寿命造成损害,导致实际充电功率较低的问题。

从充电桩集中区域来看,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都市圈是主要集中分布地,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前十的省份约占全国保有量的75%。专业机构预测,新能源汽车只会持续加快,促进充电桩需求的扩大,预计到2060年,我国充电桩新增投资额将达到18.15亿元。充电桩产业的加速崛起将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创造很好的市场环境,充电桩的覆盖将从局部扩大到全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