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美长汀
2019-07-22 17:20:42   来源:中国林业新闻网>>新闻中心>>生态文化>>人与自然>>   评论:0 点击: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林业草原事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中华大地谱写了一曲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守护绿水青山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壮歌,涌现出了一批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的林业草原故事。为弘扬新时代生态文明主旋律,生动展现林业草原70年风雨历程在中华大地抒写的绿色传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在《中国绿色时报》推出“70载林业草原故事”专栏,以林业草原建设的重大事迹、重大典型为线索,系列推出“林业草原70周年”主题采风活动所创作的文学摄影作品,旨在透过文学家的笔锋和摄影家的镜头,“串珠连线”勾勒出70年林业草原生态建设的整体脉络,讲述林业草原工作者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绿化祖国的感人事迹。

4ccc6a76aba61e9f62ae0c.jpg 

福建省长汀县持续推进荒山造林、水土治理,重现绿水青山。

 林中的路在一场新雨后十分洁净,两侧树木的树冠倾向幽深的路中,枝干交柯,绿叶叠翠,一路有凉意相伴。走在山林中,那些无患子、枫香、山杜英、樱花,还有深山含笑、木荷、楠木相拥着,各自投来注目礼,愿意把一个个美好的名字让你记在心上。

山林之美

河田,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最严重之地。这里曾经和长汀大片的荒山一样,雨水携带着山间的红土,划开大地红润的肌肤,由沟壑血水般奔涌汇进小溪、冲进河流。泥沙俱下,淤塞了河床,河床如增高了的床垫,河水高过了两岸的田地。河与田齐,河水的任性改变了地理的环境,一个乡镇的起名也由柳村变成了河田。

治理水土流失,中石油的决策者们看中了这片裸露着肌肤的山地,和福建农林大学、长汀县林业局的专家们组成了一个强劲的阵营,路边竖起的一块“万亩水保生态示范林”标牌,也是在这片红壤侵蚀区上高扬的一面旗帜。

全社会关注着长汀,像中石油一样,长汀水土治理,十几家著名企业伸出了有力参与之手;像当年革命老区延续的军民鱼水情,部队的万名官兵奔赴山林,3万亩森林组成一道绿色长城。

长汀的山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由来已久,长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85年,水土流失面积146万亩,占长汀面积近1/3,土壤侵蚀率已达5000吨至上万吨。

来油坑山地1500亩,历史上的大肆砍伐加之自然原因,山林砍伐殆尽,水土流失,在仅有不足1/3植被覆盖率的荒坡上,只有生长不良的马尾松和零星芒萁,成了强度水土流失区。2012年开始科学治理,采用小沟种植草灌乔植被、种阔叶树和播草,以及封禁的措施,迅速见效。站在小山顶四周望去,山林青青,郁郁苍苍。植被覆盖率已提高到68%,群落生物多样性已趋于丰富。山地能蓄住了雨水,红土已不再随水流去。

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治理,长汀人欣喜地看到,水土流失面积已缩小到3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跃升到79.8%、91%以上,遍野红装换上绿装。

园林之秀

公仆林,已在展示出红土地上人工干预之美。一株香樟树,二三米主干高处分出四五分支,再向上又分出数十侧枝。10多米高大的扇形树冠上是翠绿的叶片,在草坪后大片葱茏树木前格外醒目。那里有一块立起的方石,刻记了习近平同志亲植字样。2000年5月,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在得知长汀建设河田世纪生态园,托人专程送来1000元,为生态园捐种一棵香樟树。2001年10月来到这里,为捐植的这棵樟树培土、浇水。“水土保持是生态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总结经验,对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起到典型示范作用。”他的话也是一个省的动员令,各界意志、力量凝结,参与到水土流失的治理中。樟树右侧原本荒凉的山坡,很快种满了国家有关部门、省市县领导捐种的纪念树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座谈会期间,代表们到这里挥锨栽种下的纪念树木,已蔚然成林。一个众手植下的森林公园已装扮得五彩斑斓。

清气园里,松柏苍苍,竹林摇翠,红花檵木一片红彩,玉兰银杏玉树临风。项南半身塑像,和蔼期待的目光凝视着汀州大地。长汀,已翻过了几十年前令人难忘的一页。

湿地之润

汀江,长汀的母亲河,由北向南穿越了长汀全境,汀江流域的变迁是水土治理最好的展示。

汀江如一条弯曲的蓝线把十几个村庄像珍珠般串联。高峻的大樟树用绿色封闭了大段河岸。扶亭栏望去,汀江澄净无声,唯有鸟儿在树丛啁啾。蒙蒙的天光下,水色亦如天际的灰蒙,偶有落下的几片树叶缓慢在水上漂过。

河田、三洲、濯田3个乡镇12个村庄,近600公顷的河流、洪泛湿地、库塘和稻田,形成一片河流型湿地。

长汀昔日,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壤质地退化,还导致淤积埋压良田、河床抬高,流水不畅,自净能力减弱。历届当家人面对这“南方的黄土高原”绝不熟视无睹,民国时期,水土保持治理也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收效甚微;新中国初,党和政府发动群众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大跃进”年代,大肆砍伐树木,森林毁灭殆尽。20世纪80年代初,“文革”后百废待兴,水土治理步入正轨。

如今,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把治理成果和生态保护浓缩在人们面前。昔日荒芜的山林沟壑下,有着零星的农家耕地,今日已是山环水绕的湿地园林。

林下之富

高峻的马尾松连成大片的山林,几十年前由飞播从天而降的松子在这片荒凉的红土地上萌发,扎下了根。潮湿的地面满是松软的碎叶,林间土路现出车印里残留着水洼。

河田鸡基地在这山麓间松林下安家,三五成群自由组合的鸡群,对来人已司空见惯毫不惊慌。河田鸡,三黄三黑的特点很是明显,一具红冠后部分开成二,黄皮黄嘴黄腿脚,黑颈圈黑翅和上翘的黑尾。河田鸡,这一世界著名的优良鸡种,因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很快走进了市场。应运而生的合作社,带动起18家养鸡场,集体林地体制改革,长汀林区为300多万只河田鸡铺开了宽阔的养殖场。

2014年,有着30多年兰花种植经验的廖炎士,创建了元仕花卉专业合作社,建起培育建兰“长汀素”为主的兰花基地。当年,一盆春兰“大唐盛世”在龙岩市第三届农赛会上,戴上了国兰类花王的桂冠。

合作社带动了200多农户、40多贫困户加入兰花种植队伍。自古以来,兰花成为人们当作高洁、典雅的象征。种兰人,也要有兰花的性情,他写下“潇洒典雅碧叶长,翠竹难掩峪中香。超凡脱俗堪为佩,纵银深林亦自芳”,也正如他的胆识和胸怀。

长汀,农民由广阔的森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兰花、石斛、金花茶,茯苓、竹荪、红菇,在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下保持了天然的品质;鸡羊成群,蜂飞蛙鸣。林菌、林药、林花、林茶,林禽、林蛙,还有林下旅游,36家合作社、协会把1.7万农户牵起了产业之链。农家富了,走出了贫穷的困境。

水源之净

汀江之水,源于武夷山南麓,蜿蜒600里汇入韩江。沿中磺保护站两山间的大路行走,突起的浑圆树冠组合成起伏的山形。湖水倒映着山林树木,水中清晰的绿是可以细分的,暗绿、深绿、黄绿、翠绿,山林绿色竟然无比的生动传神。一条笔直水线分开了水上水下,上部淡淡雾霭,下部水色的朦胧,灰蒙的天际沉入不可测的幽深。

山茶花在林坡中现出一片片粉红,与新发的绿叶一齐让林间色彩不再单调。显齿蛇葡萄的长尖形绿叶在长藤上悬挂,由根到梢渐次缩小,也更嫩绿。藤尖如一只小绿蛇扭几个小弯上仰,试图攀缘上几丛灌木树枝。看不出与葡萄有什么相似处,却是虫咬的叶片让人心生怜惜。

汀江源自然保护区,已列入国家级。在这汀江的源头,自1996年起,保护区不断扩展,中磺黑锥林、圭龙山、大悲山相继组合汀江源保护区。10300多公顷、93.1%的森林覆盖率,把常绿阔叶树、特色汀江流域鱼类、川蔓藻产地、大型真菌资源、水源涵养林,以及亿万生生不息的动物、植物拥抱在温暖湿润的怀抱。

如果走进山林,能够窥见斑斓艳丽的白颈长尾雉、尾羽修长的白鹇、相亲相爱的鸳鸯,奔走的水鹿、闪现的穿山甲。林中能采到罕见的天蓝菇、正红菇。能走过峻拔的红豆杉、花若碎银的伞花木、红霞般的山樱花。还有山涧流泉下的珍稀水族、花草林木中的昆虫。汀江的诞生地,也是一个自然生物的伊甸园。

长汀的山水不会忘记,千年祖地八闽故土,客家人文化策源地。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入闽,解放长汀城,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这里迅速扩展。1932年,在这中央苏区政治经济之都,福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福建苏维埃政府在欢呼声里诞生。

长汀人不会忘记,当年红军从这里集结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走上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征途。那千年的双柏高入云霄,伟岸肃穆,怎不是千百年来坚韧不拔奋进不息长汀人的象征。

夜晚,汀江两岸灯火闪烁一并映照在河水,在急湍的江流里描绘出长汀的美景。河边的古树倾斜向水,三孔拱桥在水上水下组合成对称的两道彩虹。千年古城,已融在了辉煌的夜色里。


(张华北,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沧州市作协顾问,第三届冰心散文奖、中国散文30年突出贡献奖、河北第12届文艺振兴奖、燕赵文化之星获得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