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油茶产业撑起一片天
2019-04-24 17:00:49   来源:中国林业网>信息发布>林业最新资讯>最新林业信息   评论:0 点击:


油茶低产林改造模式与技术。其首创形成的丰产培育技术体系是油茶产业的重大技术创新,研发良种和技术体系已在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安徽、湖北、贵州等省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茶油加工及其副产物利用技术也是一大亮点。实际上,油茶有很多“废弃物”,60%是被丢弃的,如何变废为宝?

他们开发了茶油高得率压榨技术和脱壳冷榨技术,茶油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达90%以上。建成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区120个,平均单产提高30%以上,全产业增产增效,有效提升了木本油料产业经营技术水平和产业效益。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高产优质油茶不断绽放着光芒,这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最好的见证。2008年,姚小华主持研发完成的成果《油茶高产品种选育与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之后,又连续获得油茶方面6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成果,技术内容涉及种质资源与良种种苗、高效培育技术及产品质量与高效加工技术等。

经过多年发展,以油茶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已发展为集基础研究、良种、培育、病虫防控、加工利用等于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挂靠其中的国家油茶科学中心、产业技术协作组、原国家创新战略联盟、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中心及覆盖全产区的种质资源保存基地、支撑的良种基地及先进生产示范线,同时承担科技创新、学术与信息交流、科技推广服务等功能。

推广指导,让成果遍地开花

目前,我国油茶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成为我国重要油料作物之一。

在新时期的油茶振兴工作中,亚林所油茶科研团队的足迹遍布全国主产区的油茶林和油茶企业,围绕主产区的需求,开展以高产示范为主的推广。

其中,引以为傲的“长林系列”品种已经在长江流域、北亚热带、南部产区、西南山地进一步精选定位,形成代表最先进的品种组合化配置生产,推广本单位独家研发的芽苗砧育苗技术覆盖全区域,近十年超过50亿株,技术指导优良品种推广和低产林改造600多万亩。

姚小华团队长期在南方经济林产区进行技术指导、组织或参与技术培训,科技推广服务涉及亚热带主要区域,包括浙江、江西、安徽、江苏、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贵州、重庆、陕西、海南等16个省市区。

近十年来,为应对油茶等经济林产业发展需要,他率领的科研团队组织或参加各类油茶等经济林科技培训活动200多场次,人员约20000人。为推动油茶等木本油料生产力水平提升、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团队一直以来的坚持,他们为油茶种植区因地制宜出对策,“对症下药”解难题,使各地油茶的经营管理从“粗放”转向“精细”,茶油品质从“低端”走向“高端”。

望着脚下那片葱茏之地上结出的累累硕果,姚小华欣慰之余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还要继续勇攀科技高峰,为油茶产业保驾护航,为国家粮油安全提供保障。”姚小华说。

 

分享到: